close

最近開始學習淨土宗五經,需要很好的因緣才能相信,並學習淨土宗的方法,以前年少的時候曾經輕視淨土宗,以為是年長者才會去學的,看似簡單其實不然,念佛至一心不亂並不簡單,對於曾經的輕視在此懺悔,法法平等,並無高下,

感恩有好的因緣讓我開始接觸且學習淨土宗,這是特別的法門,尤其適合末法的眾生學習,

原文出處為台中蓮社網頁徐醒民老師講座,深入淺出,長時閱讀,獲益良多,感恩老師及台中蓮社!

https://tclotus.net/tcbl/99move/up/shi/bookedit/03/fd000220.htm

佛說無量壽經筆記(六十一)

徐醒民老師主講 八十四年九月廿一日

 

各位老師、各位大德、各位同修:

 

請翻開經本第八十二頁,第一行,經文先念一小段:若人無善心,不得聞此經,清淨有戒者,乃獲聞正法。

 

上回那段是佛勸告十方世界的那些大菩薩,勸他們去參拜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然後又勸告他們要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去。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?因為往生極樂世界,那個世界一切的環境、那裏的佛以及菩薩都比十方世界特殊。就拿環境來講,我們這個世間,生、老、病、死,這不必說,這是非常苦惱的事情;還有各種天災人禍;人與人之間,感情好的,要長久相聚在一起辦不到;有些結了仇恨的人,偏偏又聚在一起,這些都是非常苦惱的事情。所以我們世間人的一生,遭遇的這些苦太多了!但在極樂世界,這些苦統統沒有。阿彌陀經講:「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」,一切苦都沒有,只有享受一切樂。這個樂,不但是我們世間所講的這些樂,最重要的是上回講的法樂。比如聽到一切聲音,那個聲音都能令人開悟,我們就懂得佛法,極樂世界是五塵都在說法。我們世間的這些名利,這些害人的東西,所有的眾生為了求名求利,弄得世間不能平安,弄得天下大亂!在極樂世界,一切都是說法,眼所見、耳所聽,一切所接觸的,無一不是佛法,太好了!我們上回把這種種的好處都說過了。

 

今天開始講「四為三頌(得聞此經之緣)」,這一段有三首頌,這三首頌告訴我們學佛的人,能夠聽到這部無量壽經,要有很殊勝的因緣,沒有殊勝的因緣聽不到這部經。我們學佛的人,常聽到高僧大德勉勵大家說: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,在六道裏的眾生那麼多,要像我們能夠到人間來,得一個人身很不容易!得了人身,想想看,就拿我們現在的世界來講,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口,能夠聽到佛法的人,少之又少!所以能夠聽到佛法很不容易。所謂聽到佛法不容易,這有兩層意思:第一層意思,一般人連聽到佛法,都不容易聽得到;第二層意思,聽到佛法了,佛法有普通法門、特別法門,普通法門有禪宗密宗唯識宗天台宗……特別法門是我們現在所修的淨土宗淨土宗為什麼叫特別法門?普通一切法門都靠自己的力量,首先要明白佛法的理論,然後照著理論去修、去實行,修的時候,必得把貪求、貪愛的這種心理,還有其他種種的煩惱都能斷得乾乾淨淨的,完全斷除掉才能成功,大家都了解,這不是我們這一生就能辦得到的。學淨土宗,這一生我們念佛念得好,得了一心不亂,就把見惑、思惑都能斷除,就算沒有得一心不亂,只要我們把阿彌陀佛的佛號念得很好、很熟,到壽命終了的時候,帶業往生,能夠往生極樂世界,我們就出了六道,等於了生死了,生老病死的問題就能夠解決,這個特別法門尤其不容易聞到,聞到這個法門非有特殊的因緣不可,一定要有非常殊勝的因緣,才能聞到這個法門。

 

◎得聞此經之緣

 

這一段,在講表裏是「得聞此經之緣」,能夠聽到這部經的因緣是不容易的,一共三首。第一首偈頌「難聞能聞」,講佛法難聞,雖是難聞,我們也聞到了。我們了解,全世界這麼多人,能夠聞到普通佛法就不容易,再能夠聞到這個特別法門,更不容易!

 

這首頌講:「若人無善心」,若是一個人沒有善心,「不得聞此經」,他得不到因緣,聽不到這部經。何謂善心?我們知道,佛法講十善業,跟十善業相對的就是十惡業。身體造的惡業有三種:第一是殺業,就是殺害眾生,殺業的罪是很重的,自古至今,世上常有戰爭(有刀兵劫),一戰爭,死了多少人!這個刀兵劫說起來,就是眾生自己的殺業太重,才招來這個災難;第二是偷盜,小的是竊盜、小偷,大的就搶劫,再大的,就是古時候莊子講的「竊國者為諸侯」,在政治上耍權謀、奸詐,篡奪人家的地位,像曹操王莽這一類的都算大盜,都造惡業;第三是淫欲,出家人完全要戒,在家人要戒邪淫。口造四種惡業,四種簡單講,就是妄語,妄語不是事實,說顛倒黑白的話,這個話說出去以後,對眾生有傷害,或者傷風敗俗,或者對公眾、對某個人,讓人家受到傷害,同時也會傷害自己,這是口造的口業,妄語分開來,一共有四種︱妄語、兩舌、綺語、惡口。

 

再來是意業,就是思想的意識,我們眾生意識造的有三種業:一是貪心,貪求世間的五欲六塵,五欲是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六塵是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就是貪戀錢財、淫欲、各種享受等等。二是瞋恚,貪求不到就跟人家爭奪,奪取不到就發生瞋恚、仇恨的心理。三是邪見,邪知邪見的見解是惡劣的,最嚴重的是毀謗因果,佛法所講的是三世因果,我們要問:現在有種種不如意的事情、種種的痛苦,那兒來的?都是自己前生造的因,今生才接受這個苦果,現在再造惡業,又種了因,來世再受苦果,叫三世因果。一般凡夫眾生都這樣,因此就生死不斷。學佛要了解三世因果,過去已經造業,現在受種種痛苦,我們不要怨天尤人,面對痛苦的時候,我們自己就要想辦法轉變,現在不能造業,同時也要轉變。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發願,發願往生極樂世界,果然我們用至誠的心,發願將來生到極樂世界,當下這個境界就轉。造十惡業就是因為意識裏有邪見,貪瞋癡都是思想上的意業。

 

善業是轉過來,身體不殺、不盜、不邪淫,口裏不妄語、不惡口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。在意識裏,不貪求種種非分的東西;不隨便發脾氣(不瞋恚),絕不跟任何人結仇、結怨恨;最重要的,對於三世因果不要毀謗,自己要深信因果。佛法說要得宿命通、天眼通,要能夠入定,有定功才能夠知道過去、未來。果然能夠深信因果,真正徹底相信三世因果,就跟得了宿命通、天眼通的功效差不多,從因果上,知道我們過去造了什麼業、將來會得到什麼果報。我們現在發願往生極樂世界,照著這個方法去修持,將來一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,我們自己清清楚楚,所以必得深信三世因果,這是正法。

 

「若人無善心」,「善心」指十善業後面的意業,意業上的善,就是不貪求一切的財、色等等,不瞋恚、不邪見,在意業(意識)上面有三種善業,這叫善心。意業有這種善心,身業就不可能造殺、盜、淫那種業,口業也不會隨便罵人、說謊造謠、惹是生非,自然就清淨。但是要了解,有這個善心可不容易!我們凡夫眾生多生多劫以來,染上惡習氣,不良的習氣太多了!有這個善心,也是過去接觸過佛法,自己常常講究修養,慢慢才養成這種善心,有這個善心才能聽到這部經。所以「若人無善心」,如果沒有善心,「不得聞此經」,聽不到這部經。這部經怎麼好、為什麼重要,在前面的上卷裏,大意都講出來了,就是現在的西方極樂世界,那裏的佛叫阿彌陀佛,他在沒有成佛的時候,發了四十八願,將來自己要成佛,成佛之後創造現在的極樂世界,然後度化十方世界的眾生,到他那個世界去學佛,很快就能夠成就。所以這不是普通的,在這部經裏把阿彌陀佛從開始發願到成就,然後如何引導眾生到那個世界去,全部的事實都講得清清楚楚。我們學了這部經,可以說把淨土宗原原本本的道理都明瞭了,這不容易。我們知道中國淨土宗,開山祖師是慧遠大師,在江西廬山帶領那些修道人修成功,就是依照無量壽經講的修持方法。當然經文裏也講到持名念佛,所以聞到這部經一定要有大善心,善根很深厚,才能聞得到。

 

「清淨有戒者」,前面說有善心,那也是過去多生多劫培養的善根,除了善根以外,還受持戒律,就是過去學過佛的。「戒」是戒律,出家人的戒律很多,有幾百條,在家人學佛,最少、最簡單的要受五戒,然後受菩薩戒。不管少的、多的、在家、出家,守戒就要守得清淨。拿五戒來講,戒殺、戒盜、戒邪淫、戒妄語、戒飲酒,這五戒守得清白,就是學道的基礎,有了這個基礎,學道就沒有問題。比如我們學淨土宗,發願往生極樂世界,各位有很多受菩薩戒的,即使沒有受菩薩戒,五戒守得好、佛號念得好,將來往生一定沒有問題,絕對能夠成就。「乃獲聞正法」,這裏講能聞到正法,先要受戒,不管是那種戒,凡是受了戒,就把那種戒守得很清淨。清淨最重要的,就是三業。

 

普通人身體造的都是惡業,受戒之後,身體不能造惡業,只能造善業;一般人在社會上跟人家來往、說話,或在家裏說話,口裏造的惡業太多了,受了戒,口不能造惡業,要造善業。不管遇到學佛的人或普通人,即使不是講佛法,講話的意思都要引導人向好的路上走,引導向佛法、向覺悟的方法上走,為什麼?我們在這個世間太苦惱了!人生短短幾十年,就算活到一百歲,還有壽命終了的時候,一個人壽命終了的時候,眷屬、親戚、朋友都感覺很痛苦,這種生死問題,沒有佛法不能解決,世間學問再好,任何大學問,科學、哲學都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,只有佛法能解決。受戒很重要,我們的口跟人家說話,總要引導人家到佛法上,讓他能夠覺悟,覺悟生死問題有辦法可以解決。學普通佛法都能解決生死問題,不過不是我們這一生就能辦得到,時間比較長遠,唯有淨土宗在我們這一生就能辦得到。口業如果講這個,那是清淨業,不但不造惡業,還是造有道的善業。守戒守得清淨,身、口、意三業都是清淨的。這個守戒,講的是過去世,多生多劫曾經這樣守戒,他到這一生,或者已經學佛,或者還沒開始學佛,但是因為過去守戒清淨,因此在這一生能夠聞到正法,就是這部經裏所講的正法。

 

這部經難聞,我們現在聞到了,聽到這部經,我們有自信心,自己值得安慰,這是過去培養過善根、受持過清淨的戒律,所以現在才聞到這部經,聞到正法。下面這首偈頌「能信能聞」,講能夠信、能夠聞到這部經,這四句先念一遍:曾更見世尊,則能信此事,謙敬聞奉行,踊躍大歡喜。

 

「曾更見世尊,則能信此事」,曾經見過佛,就能信這部經裏所講的事實。經裏講的什麼事實?就是從我們娑婆世界往西邊的方向,我們這個世間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,叫做娑婆世界,從娑婆世界往西方,經過十萬億個佛土(就是經過十萬億個世界),在那裏有一個世界叫做極樂世界,那個極樂世界就是經裏講的阿彌陀佛發願建立的世界,就是這個事實。我們要發願往生到那個世界,首先我們要能夠信這個事實。要注意「事」字,我們學佛,有事、有理,「理」是人人都有真如本性,我們把種種迷惑顛倒︱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種種的這些,統統斷除乾淨,就了生死;把根本無明也斷除乾淨,就成佛。把惑斷除乾淨,讓本性完全發現出來,這就成佛。我們本性究竟有多大?大到沒有外,「至大無外,至小無內」,沒有內外之別,就是涵蓋一切。現在的科學家研究天文,再怎麼找,太空有多少星球?數不清的,每個星球事實上都是存在的,但是我們的本性把一切事實都涵蓋在內,這是講理。從理上講,我們的本性不但涵蓋娑婆世界,從娑婆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,中間有十萬億個佛土,包括極樂世界、極樂世界以外的十方世界,我們本性統統涵蓋這一切,這是講「理」。

 

懂理非常重要,不懂這個「理」,要問:我們壽命終了的時候,一斷氣,我們怎麼往生到那麼遙遠的地方去?懂得理,我們本性一開發的時候,再遠,它就在我們本性當中,怎麼不能去?可是要注意,一般研究學術的人只懂得研究理,卻忽略了事實:這只是講理,極樂世界是不是真有這回事?發生疑問了。在佛經裏是一方面講理、一方面講事,事實上,十萬億佛土以外有極樂世界,的的確確有那個世界。假如只相信理而不相信事,對於這個法門不能入門。反過來,只承認這個事實而不懂理,往往也發生懷疑:我將來怎麼往生?遇到普通法門的佛學家一講,哦!他講得很有道理,我們將來往生很困難!都有問題。所以必得明瞭道理,也要明瞭事實。就我們來講,理不是立刻就能明瞭,事實一講就懂,所以對事實,「信」非常重要!這裏講「則能信此事」,就能深信極樂世界這個事實,還有,我們念阿彌陀佛就能往生的方法,也是事實。必得深信這種事實,我們這一生才能有成就,事、理要融合在一起,兩者都不能偏廢,這是相信這個事實。

 

對事,我們記住最重要的,有這幾點:第一,信事實上有西方極樂世界;第二,我們念阿彌陀佛的名號,合乎阿彌陀佛過去發的願,念得好,在壽命終了的時候,阿彌陀佛親自來接我們去。這都是事實,能夠信這個事實,可不容易!上一句講:「曾更見世尊」,這部經是在後漢時代翻譯過來的,那時的漢文跟現在有些不同,現在講「曾經」,那時講「曾更」,「更」是經過的「經」︱經歷過,「曾更」就是曾經,就是他過去曾經見過世尊(就是佛),不論見過那尊佛,他一定見過佛就是了。見佛可不容易,一定要有很深厚的善根、福德因緣才能見到。不過講到見佛,像兩千多年前在印度,能當面見到釋迦牟尼佛當然很好,如果不能當面見到,像現在末法時代,釋迦牟尼佛早就不住世,能見到佛像也就不錯了。他是見到佛,佛有報身佛、有應化身佛,報身佛當然不容易見到,能夠見到應化身佛,也要有善根才行。他因為見過佛,才能相信這件事,這是這兩句話的意思。

 

「謙敬聞奉行」,「謙」是謙虛,這非常重要,一般學佛的人必得要謙虛。為什麼?我們在世間求的學問再多、學位再高,可是講到覺悟之法,只有很謙虛地來學佛,才能得到好處。「敬」是恭敬,這樣謙敬「聞」到佛法,然後要「奉行」,照佛法實行。奉行什麼?比如我們學淨土宗,持名念佛要具備信、願、行,這個難信之法,我們能夠信,然後發願,願意往生極樂世界,行是什麼?就念一句阿彌陀佛,這是正功夫,助功夫是一切惡業不要造、要造一切善業,正助雙修就是奉行。尤其是正功夫,我們在台中雪公學佛幾十年,他老人家傳的法門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老實念佛,不要更改別的法門。他老人家說,他在內地學過密宗,也參過禪,其他各宗的教理都學過,但是講到真正在這一生就能解決生死問題,只有一句阿彌陀佛的佛號,抓住這句佛號,千萬不要放棄。不要因為別人說那個法門好,我們不要念佛,去學那個法門吧!那沒有成就的,你今天改這個、明天改那個,一事無成。必得一句佛號老老實實一直念下去,這叫奉行,這個奉行是「踊躍大歡喜」,這樣老實念下去,心裏就能得到法喜。這種法喜自己知道,我們在座的很多老菩薩都知道,你們念佛,念著念著,心裏就歡喜起來,覺得一天不念佛,什麼都不好,一念佛,心裏就愉快,就發生歡喜心。歡喜到踴躍起來,這是大歡喜,這是因為能夠「信此事」,能夠發願,又能夠照方法來奉行,才能踴躍大歡喜。我們平常能得到這種踴躍大歡喜的話,一切平安自在,心理能夠平安。一個人在世間能夠平安,就是最大的福報,到壽命終了的時候,沒問題,一定能夠往生。再說,我們在壽命終了時,深怕自己力量不夠,這樣有福報,才感應到有人來幫助你念佛,這是最大的福報。所以了解這個道理,就能夠踊躍大歡喜。

 

下一首頌講「難信能信」:憍慢弊懈怠,難以信此法,宿世見諸佛,樂聽如是教。

 

「憍慢弊懈怠」,「憍」是驕傲,「慢」是傲慢,凡是驕傲的人,待人都比較傲慢。「弊」是一種虛假的假裝,什麼事情做表面給人家看,內在不是這麼一回事。「懈怠」是精神很散漫,振作不起來。一個人又驕慢、又虛假(就是不誠實),然後又懈怠,這樣的人「難以信此法」,對於這部經所講的淨土法門這個特別法,很難信得進去。為什麼「憍慢弊懈怠,難以信此法」?這個法門,講事實,一講就清楚了,就能夠相信。講到理,別說普通人,大菩薩也不能完全明白,必得成佛的時候,才能徹底了解。一個驕慢的人,他自己看看這部經:這裏面的字,我都認識!你都認識,每個文字裏的意思知道嗎?不是那麼簡單!這個法絕不是很驕傲、很傲慢的人能信的。這個法有事實、有學理,必得很謙虛、很恭敬,在修持上不能懈怠,才能深信這個法。「宿世見諸佛,樂聽如是教」,能夠信這個法,不但信,而且很樂意去聽,樂聽的「樂」讀ㄌˋㄜ,古人也有讀ㄧˋㄠ的,比如論語裏講:「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」,樂(ㄧˋㄠ)當好(ㄏˋㄠ)字講︱好山、好水,當愛好講。在這裏讀ㄌˋㄜ比較好,樂於聽到這個法門,聽到這個法門,深為歡喜、快樂。「樂聽如是教」,樂於來聽如是教,就是這部經所講的教理、教法。能夠樂於聽這個教也不是簡單的,必得「宿世見諸佛」,「宿世」不是我們這一世,是過去世,過去世「見諸佛」,見過不少佛,包括應化身佛,必定見過佛。為什麼見過佛才能「樂聽如是教」?一見佛,佛的那種莊嚴、那種道德,自自然然讓我們消了很多罪業,念一句佛就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真正見到佛,能消更多的業障!消了許多業障,一聽到這個法門,才能感覺那麼快樂,才能聽到這樣的教,最後這兩句是這個意思。「難信能信」,相信那麼難,我們現在都能信,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!這三首頌,講到這裏是一個小段落。

 

今天下午氣象台發佈陸上颱風警報,原來我準備講到八點半,讓各位早點回去,免得遇到大風大雨不方便。現在講到八點五十分,正好是一個小段落,我們還是提早一點,天有不測風雲,雖然現在沒有風雨,說不定一下子就來,我們也不能預知。今天講到這裏為止,下面的下次再繼續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無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